中華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5月11日上午,為弘揚中華文明,傳承武醫文化,太極經絡公益行廣西站在桂林中醫養生谷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多個養生領域的機構和民間組織的近百名代表出席會議。本次助力武術入奧活動由太極經絡研究院和紅十字助力武術入奧基金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玄瑪侗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協辦,本次活動是助力武術入奧全球系列活動第六十一場。
武醫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說起武醫文化沒有接觸過的人不太了解,但是大多數人應該從武打影視劇中看到過,比如男主角腳崴了,肩脫位了,師傅輕輕一推一拉,便恢復正常,其實這就是武醫。自古武醫不分家,有許多優秀的武者,都兼有精湛的醫術,習練中國傳統的拳術,需要懂得人體的陰陽平衡,人體的經絡穴位這些基本知識,這也促使許多武者在習武的同時也掌握了醫術。
圖為太極經絡助力武術入奧現場
著名養生專家、助力武術入奧太極經絡推廣大使韋昌鎧老師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講嘉賓,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從武術養生角度出發解析如何通過武術進行身體調理的養生盛宴。韋昌鎧老師表示:傳統武術套路運動作為一種運動方法,能夠增強和維護聯系著的生理功能。另外,傳統武術是一種整體運動,要求內外合一,所有動作都要求身體各部分以及內在精神的協調配合,這樣身心各部分都得到了鍛煉,從而全面提高或維護練習者的柔韌、反應、靈敏、協調、力量、速度等身體素質,調節身體內環境的平衡,調養其氣血,改善內在機能。傳統武術中很多拳法比如太極拳,兩儀拳和八卦掌,都具有極強的抗暴功效、極好的開智效果、無窮的藝術趣味更具有極高的養生價值。
圖為太極經絡助力武術入奧現場
通過韋昌鎧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現場火花四濺,多維度地研討、交流,全面拓寬了武術養生領域發展的視野,帶來全方位的思想碰撞,打通了武術養生行業的任督二脈。來自貴州的養生領域專家楊先生表示:武術與醫學的結合將再次讓中華傳統文化——武術走進千家萬戶。
助力武術入奧全球推廣大使蘇勇欽先生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媒體、詩書影畫、健身、文化藝術、旗袍、環保、體育運動、婚慶、茶葉、影視、教育、演藝、音樂舞蹈、姓氏宗親等眾多行業和領域已經參與助力武術入奧;今天能夠和韋昌鎧老師共同發起太極經絡助力武術入奧活動意義深遠。來賓紛紛到助力武術入奧簽名墻前合影留念,以實際行動助力武術入奧。專程從河南趕來參加本次活動的張女士告訴記者:能夠為中華武術走進奧運大舞臺盡一份力,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圖為太極經絡助力武術入奧現場
通過助力武術入奧系列活動,推動武醫結合,是現場來自全國多個養生領域的機構和民間組織的近百名代表的心聲。
助力武術入奧發起人、紅十字助力武術入奧基金管理委員會王宏主任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在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61場助力武術入奧系列活動。未來將繼續堅定文化自信,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講好中國故事,攜手華人華僑和國際友人以助力武術入奧為紐帶推動中西文化融合發展,從而更加廣泛地吸引世界各國的民眾共同推動武術早日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讓源于中國屬于世界的中華武學造福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