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英姿)
中國武術世之最,光耀中華國之粹,
峨眉武當少林寺,武壇驕子當無愧。
比武擂臺斗智慧,剛柔相克進先退,
南拳北腿身法步,昂首英姿奔奧運。
83歲的老藝術家林祥培先生,自1997年創辦西澳中華文化藝術協會至今,先后兩次成功舉辦“西澳華人慶香港回歸文藝晚會,一生致力于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工作。林祥培先生八歲開始習武,九歲時在城關孔子廟向南少林寺僧人學騎馬擋蹲和雙向南拳,1989年和少林寺電影導演張鑫炎合作拍攝以弘揚中國武術為主題的影片《東瀛遊俠》,推廣武術是其一生的夢想。在得知助力武術入奧團隊抵達澳大利亞推動武術進入奧運會后,林祥培先生熱情接待了團隊一行,主動要求加入助力武術入奧的推動工作,在詳細了解了武術入奧的進展情況后,對助力武術入奧團隊所做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贊揚,表示會將自己長久以來積累的經驗用于今后武術入奧推動工作當中,團結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努力推動中華武術文化融入世界,向世界分享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情到深處,老先生當場即興創作七律詩《英姿》一首,為助力武術入奧加油助威。我們邀請林祥培先生擔任助力武術入奧推動者,德高望重的林老先生欣然接受,并表示今后將通過自己影響力,感染并感召更多的澳洲當地民眾加入助力武術入奧的行列。
在中國武術協會的指導和監督下,助力武術入奧系列活動得到社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活動開展至今,越來越多的社會各界精英共同自發為“助力武術入奧”吶喊和奉獻愛心。
【最權威的中華文化藝術的傳播者】
自1997年創辦西澳中華文化藝術協會至今,經由林祥培先生組織主辦的各類文藝演出不計其數,先后兩次成功舉辦“西澳華人慶香港回歸文藝晚會。已在西澳家喻戶曉,他是西澳當之無愧最權威的中華文化藝術的傳播者。
林祥培先生一生與藝術有緣,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在澳大利亞珀斯,他都沒有放棄對中華文化藝術的追求和傳播。這主要受益于他的父親,他父親是家鄉的才子,不但詩、琴、書、畫出色,還拉得一手京胡。他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對藝術產生了極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舞蹈和音樂方面,更是身心投入,從而奠定了他對藝術的愛好和終生的追求。他是福建省民間歌舞團(現為福建省歌舞劇院)最早的舞蹈演員和編導。由于在藝術上的成就,1960年他被選為全國文學藝術代表大會代表,并當選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他多次代表福建省上北京演出,先后三次受到毛澤東的接見并合影留念。回想起在中南海懷仁堂為毛主席表演“彩球舞”,主席看了開懷大笑時的情景,他至今記憶猶新。能上北京見毛主席,這對當時的藝術家來說,是屬于最高的榮譽。
【從藝兼商情萬千,弘揚文化苦當甜】
林祥培先生是個在藝術上勇于追求的藝術家,1990年定居珀斯后,他又繼續他的藝術生活。這時的他“亦藝又亦商”“從藝兼商情萬千”,并且“弘揚文化苦當甜”。于1992年開辦了珀斯華人第一家較具規模的卡拉OK “藝林卡拉OK”酒樓。他一方面經商,一方面以“藝林”為基地,吸引并匯集了西澳洲眾多音樂表演藝術人才,也因此成立了“西澳中華文化藝術協會”,并任會長至今。1996年和2002年,林先生先后兩次主辦了“藝林之音”和“華人之聲”卡拉OK中文歌曲大獎賽。兩場大獎賽均盛況感人,凝聚了廣大僑胞的愛國愛鄉情懷,贏得了華人各界及中國領事館的極大關注和支持,取得很大的成功,為西澳華人文化歷史寫下新的一頁。
在珀斯近二十年來,林祥培先生還成功主辦了多場“賀中秋”“迎新年”歌舞晚會以及“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五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在極力弘揚中華文化藝術的同時,也充分展示了他的組織才能和個人魅力。
正是由于林祥培先生對祖國深沉的愛,雖已年過八旬,在得知助力武術入奧事宜后,仍義無反顧選擇加入。他說:“為我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盛事而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我們作為中華兒女應該做的事,是微不足道的。”